网罗新闻资讯,掌握行业标杆
2016-06-24 阅读次数: 4806
每个月总有那么几天不想上班,也可能是心情不好,也可能是天气糟糕适合睡觉,当然也有可能是对工作不满意。不管怎么说,中国的职场人每年平均要缺勤5.6天,偏爱请“病假”。至于是不是真的“病”了,这可不好说。
员工缺勤的形式是很多样的,休假、病假、迟到早退、延长休息等。前程无忧对270家企业和348位个人所做的缺勤调查显示,所调研企业平均缺勤率为2.3%,年度人均缺勤天数为5.6天。
员工缺勤最大的原因是“病假”,占比高达75.9%。其次是,家庭问题,占比42.6%;个人需求,31.5%;情绪问题,9.3%;工作压力,3.7%。
调查发现,有34.1%的人在没有生病的情况下请了病假。他们请病假的主要原因是个人需求(40.1%),情绪问题(16.9%),工作满意度低(13.8%)。说白了,就是有相当比例的员工会装病请假。他们请假的真实原因是一些因素造成了他们不想上班的情绪。这点也是让HR感觉头疼的地方,员工的缺勤有很大一部分是带着个人的需求在里面,因此在考勤方面自然是层层设防,以免员工“溜班”。
调研中发现,73.5%的受访员工认为公司的出勤制度过于严苛,68.3%的受访员工不满意于假期福利太少。另外,64.1%的受访员工所在企业并未提供全薪病假,18.3%的员工享有1-5天全薪病假,7.5%的员工有6-10天全薪病假,6.7%的员工有11-15天全薪病假,而享有15天以上全薪病假的员工仅占3.4%。可见,假期福利及全薪病假较少也是员工不得已在没生病时“请病假”的原因。
这份调研中给出的数据是,员工缺勤带来的生产损失69.6%,缺勤员工工资及福利支出55.9%,为赶工而支付的加班费用48.5%,替代人员的成本支出37.8%,主管处理员工缺勤的时间及成本23.0%,影响产品质量19.6%等。
企业总是寄希望于将缺勤与薪酬直接挂钩,严格病假管理并复查,鼓励全勤等方式来改善员工的缺勤。但是从员工的角度来说,他们更希望企业从合并假期自主管理、采取灵活的工作时间、鼓励全勤等举措上来改善。
“企业用生硬的强化缺勤与薪酬直接挂钩或采取更为严格的病假管理,是会导致员工的抵触心理,未必能对企业改善缺勤起到实质性作用。”前程无忧人力资源专家陈伟认为,员工缺勤问题与员工的情绪有很大的关系,对员工实行情感管理则是减少缺勤尤其是“隐性缺勤”的重要措施。企业可以通过人性化管理、员工帮助计划等,通过解决细节问题来提高企业的凝聚力、向心力,从而提高企业缺勤管理的效率。
铁腕严惩改为“年假储蓄”制度
吴女士是一家IT企业的人事经理。她所在的企业以高学历的年轻人居多,加班比较多。在考勤管理上不打卡、迟打卡问题比较突出。一开始,人事方面推出严格的考勤制度,不打卡的罚款从50元提高到了200元,同时也严格要求管理层不得为下属说情、欺瞒等。铁腕制度在年末时遇上了强烈的反弹,多名员工因忍受不了公司严苛的考勤制度而提出了辞呈。
吴女士说,现在公司改变了管理方式,废除铁腕政策,改成人性化的年假储蓄制度,员工也不再抱怨了。所谓的年假储蓄制度就是为每个员工建立一个时间账户,加班就会提高相应的储蓄额,迟到早退及各种请假就会减少储蓄额。在不影响工作的前提下,员工可以在年假储蓄余额的范围内申请休假,这样一来,业务淡季时鼓励员工多休假,遇到业务繁忙时员工也可以通过多加班来增加年假储蓄额。这种管理方式果真更易被员工接受,不打卡现象基本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