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罗新闻资讯,掌握行业标杆
2018-08-20 阅读次数: 2338
近年来, 北京市人社部门不断创新就业创业服务模式, 通过引领高校毕业生创新创业、 精准帮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 想方设法搭建供需双方人才对接平台、努力提供高质量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等措施, 扎实开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
创新思维推动创业服务创新服务优化创业之路
“在人社部门帮助下,通过北京股权交易中心, 我们公司进入了资本市场孵化训练营, 一下就提升了可持续融资的能力。 下一个目标就是向着新三板迈进。”北京灵犀微光科技有限公司创始人郑昱说, 北京市人社部门和北京股权交易中心还为他们的核心团队成员办理了 《北京市工作居住证》,邀请企业参加多场毕业生招聘会以延揽人才, 指导修改商业计划书并协助对接投资机构。2017年底, 灵犀微光获得千万元级A轮融资。
“2016年6月, 我们联合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 在全国率先开启了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大学生创业板的服务新模式。”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 大学生创业者通过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能够及时获取人社部门各项政策和人事人才相关服务; 通过大学生创业板,大学生创业企业能够直通资本市场,获得挂牌展示、 工商代办、 投融资对接、 企业规范治理、 股权托管、发行债券和转入更高层次资本市场等多项专业化服务。 “凡在校大学生、 毕业5年内的高校毕业生和留学回国人员等, 都可以享受免费的资本市场服务和人社公共服务。”
据统计, 截至目前, 大学生创业服务平台已累计服务大学生创业者近5000人次;大学生创业板挂牌企业已达41家, 注册资本超过1.7亿元。 这种服务的新模式, 使大学生创业 “进口” 有政府服务、 “出口” 有市场承接, 整个创业之路可以得到多维度的服务。
推动大众创业、 万众创新, 北京人社在行动。自2014年开始,北京市人社部门用创新思维优化创业之路, 深入推进北京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 四年来, 累计引领2.3万余名大学生在京开办创业实体3.3万余个, 带动大学生就业万余人;为5000余名大学生提供了创业培训,发放创业担保贷款300余万元。
为给大学生提供更有针对性、更实用的创业指导, 北京市人社部门还联合中关村股权交易服务集团编发了北京市第一本针对大学生群体的创业政策指导手册———《北京市大学生创业政策问答》。手册紧密围绕创业实际, 把政策条分缕析, 为创业者释疑解惑。
帮扶功夫下在“精准”处“一生一策”贵在需要时
“父亲因病长年卧床,母亲又要照顾父亲, 很难找到一份稳定的工作,家里的生活一直都很困难。”家住大兴区西梨园村的小商告诉记者,2017年他从北京劳动保障职业学院毕业后, 大兴区人社局安排专人上门开展就业指导, 提供政策咨询和就业培训, 同时还为他精心匹配就业岗位, 帮助其在住地所在乡镇的消防安全科就业。 “现在的工作离家不远, 既有稳定收入, 又能回家给母亲搭把手, 很适合我。” 小商说。
近年来, 为做好离校未就业高校毕业生就业服务, 特别是帮扶困难家庭高校毕业生就业, 北京市人社部门建立起与市农委、 民政、 残联、 公安等部门的信息共享及数据比对机制, 利用大数据精确筛选零就业家庭、 城乡低保家庭、 优抚对象家庭、 低收入农户、 残疾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 依托各区人社部门实施 “一生一策” 式精准就业帮扶。
与此同时,北京市人社部门还制定并完善了求职创业补贴政策,为北京地区高校的困难毕业生发放一次性求职创业补贴, 每人1000元;逐步扩大帮扶群体范围,从最初只有城乡低保家庭这一类群体,扩大到现在的毕业学年获得国家助学贷款和特困人员中的高校毕业生等6类群体。据统计,截至目前北京市已累计发放求职创业补贴2500余万元,其中为283名建档立卡贫困家庭、本市低收入农户和贫困残疾家庭高校毕业生发放补贴资金28.3万元。
就业指导对症下药搭建平台打造品牌
“大学四年级开始找工作,也参加了不少面试,但都没有结果,真的很受打击。” 首都医科大学2017届大专毕业生杨田告诉记者,正当自己为找工作发愁的时候,人社部门工作人员联系到他,推荐他参加就业指导, “指导老师不但指出了我社交能力差、对具体择业方向和期望月薪表述不清等弱项问题,还对我进行了模拟面试,逐个环节分析问题所在,让我重拾信心。”2017年8月,杨田求职成功,到海淀区劳动能力鉴定中心工作。
“通过职业指导,我们帮助毕业生克服就业恐惧等弊端,进而走上就业岗位。”北京市人社局相关负责人介绍,北京市人社部门发挥与高校指导教师及企业人力资源专业人员的不同优势,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 帮助毕业生转变就业观念、适应就业形势、 提升就业能力。“我们还组织开展了职业指导师、创业指导师进校园系列活动,邀请人力资源行业专家和知名创业投资人进入北京多所高校,为毕业生就业诊脉,现场指导。”该负责人说。
进校园不单是集中送去了就业指导,北京市人社部门还通过 “一进五送” 校园服务, 把政策解读、岗位信息、职业指导、就业培训等与就业有关的内容打包送到高校毕业生身边,扩大服务的有效覆盖范围;通过提供不间断的公共就业和人才服务,让为高校毕业生搭建的供需见面、双向选择平台常态化。
目前在北京,经常可以见到各种类型的促进公共就业活动, 如“北京地区毕业研究生专场供需见面、双选招聘会” “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 “暑期北京地区毕业生就业服务月活动”等。在北京,人社部门打造的每年 “一场大型招聘会、两个就业服务月、全年不间断小型招聘会”品牌系列活动,让就业服务一年四季不断线。据统计,北京市年均开展招聘服务活动280余场次,提供就业岗位21万个,服务毕业生73万余人次。
----来源:中国劳动保障报